EPC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国并不是新生事物,但其在国内的发展似乎仅是“看上去很美”。然而10多年来,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节能公司并没有获得预期的高速成长,反而大多步履蹒跚,处境被动。
这种局面或许是世界银行当初始料不及的。正如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所说,凡是在市场上做不起来的好生意有两种,一种是用户没有意识到,另一种则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障碍。眼下的问题显然属于第二种。
在林伯强看来,“能源合同管理绝对是未来的方向,市场前景巨大,这点毫无疑问。但在目前,各地的节能公司规模都太小,各种机制上的问题使人们并不看好这项生意。”
在采访的过程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便是“风险”。凡事有两面,EPC合同能源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阻碍,存在着叫座不叫好的局面。
第一,我国的EMCo很难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希望国家支持节能的有关基金也能划出一部分经费用于提高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为EMCo节能项目的投资和融资能力。
第二,投资方无法按时按量的回收节能投资款,由于种种原因,投资方经常无法按时按量的收回投资节能分享款,导致投资方现金流短缺无法进行正常业务。
第三,在甲乙双方商务谈判中,甲方(被投资方)总是在想着乙方(投资方)到底多挣了多少钱,就不想投资方为此要承担多少风险。
第四,同质化竞争严重,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其实是很好做的。只要买了这些节能产品,谁都可以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关键就要看谁肯出低价,谁和客户的关系过硬。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raybet雷竞技csgo
认为可从以下角度切入作为突破口,打破EPC合同能源管理叫座不叫好的尴尬局面。
1、节能量认证是突破口
合同能源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若缺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先进的科学的能源管理理念和方法,常常盲目地跟风,结果会适得其反。
节能量的认证,就是合同能源管理的突破口,也是合同能源管理的生长点。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用能计量管理,督促用能单位按规定配备能源计量器具,为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提供基础条件”。
2、建立后评价机制
实施“后评价”是节能工作的内在要求。后评价机制的建立,能够把节能的控制贯穿到工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部分,能够真正把各专业、各部门联结起来,实现从建筑材料的低层次节能到合理利用能源、合理使用能源等高层次的节能转变;也正是后评价机制,能够真正建立各行业、各领域的专家组,对项目的节能成效进行评价、反馈意见、提出改进,提高节能的技术含量。
后评价机制对于节能项目实践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主要体现为:一是后评价机制的建立是实现投资项目管理从决策、执行、评价、反馈到决策优化的闭环管理模式的关键环节;二是根据强化理论和期望理论,建立有效的节能项目后评价反馈机制可以改变人们对项目结果的预期,提升项目决策者、建设者、运营者的工作责任心,从而达到事前控制的目的;三是通过后评价反馈机制的建立并与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必要的接口,能够约束项目需求单位的行为,增强项目前评估的准确性和可信性,只有经过后评价的节能量,才是真正的节能量。以科学的后评价方法,统筹的整体解决方案,才能使合同能源管理走向双赢的路径。
雷竞技官方下载
主要从事建筑节能改造系统(包括 lol赌注雷竞技网站
、冷库节能改造等) 和节能产品的研发、设计、实施。可为客户提供包括节能诊断、节能项目设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监测、培训、运行管理等较为完善的服务。热线: 400-8866-941